加工不同材料时,参数设置直接影响效率和质量,盲目套用参数容易导致切削部件磨损快、工件表面粗糙,甚至损坏机床。掌握材料特性与参数的匹配逻辑,新手也能调出最佳加工效果。
钢材加工要按硬度分级设定。低碳钢硬度低,用硬质合金切削部件时,主轴转速可设 120-250 米 / 分钟,进给速度 100-300mm/min,搭配乳化型切削液既能冷却又能润滑。高碳钢硬度高,转速需降至 60-150 米 / 分钟,进给放缓到 80-200mm/min,建议换用合成切削液,减少铁屑粘附。不锈钢加工最考验参数,不仅转速要低(30-80 米 / 分钟),还要选含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液,避免切削部件过热烧结。
铝合金是 “高速加工代表”,普通铝件用硬质合金切削部件时,转速可达 300-500 米 / 分钟,进给 200-500mm/min,半合成切削液能快速散热,防止表面氧化变色。但 2024 这类高强度铝合金需降速到 200-350 米 / 分钟,进给保持中等,避免因硬度稍高导致切削力过大。加工铝件要注意:转速不够易产生粘屑,太高则可能引发振动,需根据机床刚性微调。
铜材加工介于钢和铝之间,纯铜转速 150-250 米 / 分钟为宜,黄铜可适当提高。由于铜材导热快但延展性好,进给速度不宜过快,保持 150-300mm/min 能减少毛刺。切削液推荐油性类型,在保证润滑的同时避免工件表面产生水渍污染。
参数调整有个实用公式:材料硬度每提高 HRC5,切削速度降低 15%;切削部件直径减小,转速需相应提高以保持线速度稳定。粗加工时优先保证切削深度和进给量,精加工则通过提高转速提升表面质量。每次更换材料后,先试切 5mm 长度,测量尺寸和表面状态再批量加工,能有效避免废品产生。